4月25日,由扬州、常州两市侨联指导,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与常州罗盘星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后称Pyxis)共同主办的"侨智赋能,校企共研"企业开放日活动在常州市武进区科创园拉开了帷幕。常州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张翠霞,扬州市侨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蒋艳春,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周桂生出席了本次活动。

活动首站,全体人员在科创园导览员的带领下,实地参观了园区人才公寓与综合活动中心。智能化的管理服务体系和系统、完善的配套设施充分展现了常州科创园区打造国际化创新人才高地的建设成果。

随后,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周桂生与Pyxis亚太区CEO周华和扬、常两市侨联领导展开座谈,各方就校企、校地合作,产学研合作模式创新,深化国际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就“培养国际化人才,服务本地新质生产力”达成战略共识。

中外师生深入Pyxis企业历史展馆,在工作人员的讲述下了解公司从初创到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发展历程。随后参观的智能化检测实验室和产品展示中心,直观呈现了Pyxis在检测领域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成果。企业自主研发的便携式检测仪器和水质参数监测系统等创新产品引发师生热烈讨论。



开幕式上,Pyxis亚太区CEO周华博士在致辞中强调:“开放创新是科技企业的生命线,我们期待通过校企共建平台,将产业需求转化为科研课题,与学校一道,共同培育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常州市侨联主席张翠霞指出,本次活动开创了“侨联搭台、校企唱戏”的新型合作范式,要充分发挥侨联的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做到资源共享、协同共创、合作共赢。

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院长周桂生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情况,他表示,期待在联合培养、产学研平台共建、“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等领域与企业和地方开展更多合作,提升来华留学教育服务质量,服务本地新质生产力发展。


开幕式上还为此前校企联合举办的海外调研报告大赛获奖者进行了颁奖,来自尼泊尔的博士生杨静(RAI ASHMITA)获得一等奖,她说:“感谢学校和企业搭建的赛事平台,我获益良多,未来,我会继续践行学校‘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理念,脚踏实地,求真务实。”校企双方共同为海外教育学院科研与社会合作中心副主任冯敬翔老师颁发了卓越贡献奖。


扬州市侨联副主席蒋艳春为开幕式作总结致辞,她提出三点展望:一要深化校、地、企协同创新机制,二要拓展国际人才联合培养路径,三要打造侨联资源赋能发展的示范样板。

在下午的专题分享会上,Pyxis业务经理详细解读了检测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趋势,企业HR则通过真实案例阐释跨国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能力要求。扬州大学在企实习生,来自孟加拉国的李小(BABU MD TOMAL)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张观月(THANIA)现身说法,分享"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成长体验。在自由交流环节,国际学生就岗位方向、薪资待遇等关心的问题与企业HR进行了深度沟通。



扬州市侨联联谊联络部部长韦开强,常州市侨联联谊联络部副部长曹梦旭,常州市武进区委统战部副部长、侨办主任、侨联主席杨美英,武进区侨联副主席张茹,及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五十余名中外师生参加了活动。

来源:扬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