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农场:用坚守做农业 不赚快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人生理想。然而这样的美好画面,如今在“一号农场”就可以体验得到。
成立于2010年的一号农场,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在2017年初就成功登陆新三板,让业界纷纷瞩目。有机农业作为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重资产行业,让选择进入该行业的人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像一号农场这样的生产型企业,不仅需要做好供应链管理,还要扩展合作园区,旅游、酒店也纳入到了发展愿景中,因此,所需资金十分庞大。
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的姜方俊前往德国深造,攻读计算机硕士。归国时,已是一名IT企业的高级工程师。在国外留学的经历使他对有机生活有了深刻的认知,这种健康的、环保的、慢的生活方式影响了他。“这对我来说是可以做一辈子的事。”
将IT创新技术引入大农业,既能改造传统农业,还能以公益的方式带动农村的发展。2010年,恰逢线上版的“开心农场”在国内风靡,姜方俊借着这个契机,将农场搬到了线下。他的产品很快涵盖了有机蔬菜、水果、水产、谷物、禽蛋肉等180多个品种。“公司+基地+电商”模式,当年就实现销售近千万元,还带动当地村民实现了收入倍增。
随着客户对有机产品意识的提高、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创投公司开始关注并注资有机企业。但是农业的投资周期长,不是赚快钱的行业;而且农业没有暴利,需要靠技术、管理和品牌赚钱。相比其他产业,农业有着更长的投资周期,一般在10年左右,前3-5年几乎是纯粹的投入期。
以引入政府基金为契机用活资本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几年聚焦“三农”,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鼓励社会资本积极投资开发农业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旗下农业基金为一号农场提供资本与资源对接,全方位支持和助推一号农场在农业互联网领域大展拳脚。几年时间,一号农场已建立起一个云品控体系。这套系统实现了云生产、云品控、云管理、云营销和云客服,将客服由“独立VIP”转至云端,这样一来,维护成本得到了大幅降低。一号农场从传统农业公司正逐步转型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融资为农场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并且在投资人的帮助下,农场建立起了规范的财务体系,得以在新三板挂牌成功。
农场能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本的运作,因为与普通农作物相比,有机农作物的投入成本高3倍左右,加上土地流转、搭建销售平台等等,农场在运营几年后面临资金压力,急需引入外部资金,但他们却发现,“找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像一号农场这样,以引入政府基金为契机用活资本的例子在全省还有不少。近年来, 江苏省本级通过撬动社会资本共设立25亿元规模的农业类投资基金,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