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德国卡塞尔市路易斯·施波尔管弦乐团音乐会将在常州大剧院上演,常州籍青年钢琴演奏家印芝将作为独奏艺术家同场亮相。
15岁只身赴俄罗斯深造,23岁以全优的成绩从世界顶尖音乐学府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硕士毕业,2018年取得波士顿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离家数十载,选择自己生日这天为家乡和亲友演出,印芝感到特别有意义,“我是从常州走出去的,这里永远是我的家、我的根。”
天赋加勤奋 钢琴乐与路
印芝的家在常州,从清凉新村到云庭公寓,父母总为她在家里留出一间琴房。只是因为女儿鲜少回家,琴房总显得空荡荡的。然而,当回家的印芝手指划过琴键,整个家瞬间生动鲜活起来。这时,你不必再去思考这个年轻的女孩以怎样的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今天的闪耀,包围着你的天籁之音自会轻轻诉说答案。
印芝第一次见到钢琴是在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上,这个黑色的大家伙一下子就让她着迷了,“单调的黑白琴键,居然能弹出这么美妙的音乐。”回到家,她就向父母提出要学钢琴。父母虽然惊讶,却很支持,很快就买回了一台钢琴。上世纪90年代,1万多元的钢琴可谓奢侈品,小印芝很珍惜父母为她创造的学习机会,暑假里每天都会自觉地弹上四个小时,“上午、下午各两个小时,每次弹完都很骄傲地给妈妈打电话汇报。”
她对音乐的敏感和手指的灵巧也逐渐展现出来。很快,常州现有的钢琴师资已经不能满足她的需求,印芝开始和妈妈坐绿皮火车赶到上海求学,每次上课只有宝贵的两个小时,舟车劳顿一来一回却要一整天,但年幼的印芝从不喊累。相反,她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自己做了决定,去南京艺术学院附中。
这是决定要走专业的艺术道路?父母有些犹豫。要知道,印芝在解放路小学时就是妥妥的学霸,从班长做到大队长,不仅成绩顶呱呱,而且还是文艺、体育积极分子。但印芝却很坚决。不仅如此,三年后,她又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到俄罗斯深造钢琴。
“那时候真是满怀期待。小学时爸爸妈妈给的零花钱,我都存起来去买古典CD和音乐家传记,耳濡目染之下,我对俄罗斯钢琴学派充满了向往。”印芝记得,15岁离家去俄罗斯的时候,一批四个人,来自全国各地,但其他人都是去读本科或研究生,“我是最小的。”北京机场送别的时候,母亲哭成了泪人,她却像振翅欲飞的小鸟,急着离巢,“一滴眼泪没流。”
结果一到莫斯科就傻眼了,整整哭了三天。“宿舍楼特别破,一共12层,留学生住最高的那层,没有电梯、没有食堂、没有洗衣机。”尽管他们提前有思想准备,从国内带了烧水壶、电饭煲等各种电器,却都忘了带电源转换器,“所以到俄罗斯的第一天,饿着肚子,却连口水都喝不到,我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胃疼。”15岁的印芝在异国他乡开始学着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弹钢琴的手,冬天要手洗床单、被套、羽绒服。”直到现在,妈妈回想起当年去俄罗斯探望女儿的场景,仍然红了眼眶。
艺术是唯一的慰藉。到俄罗斯的第一周,印芝就去克里姆林宫看了芭蕾舞剧《睡美人》,“俄罗斯有很多艺术演出,歌剧、舞剧、音乐会,大部分都对学生免费开放。”慢慢地她发现,当地人虽然生活上并不富裕,但对艺术的热爱是融进骨子里的。“老太太看演出,会在包里特地放一双高跟鞋,进了室内脱去外套,换掉雪地靴。事实上,不论男女老少,看演出都是正装出席,而且鉴赏力很高,如果有观众喊‘BRAVO’,就是对演出者的最高褒奖了。”
这也激发了印芝的学习热情。为了抢琴房,她总是早上5点就起床,然后坐上1个小时的地铁等学校开门。逢到周末,她更是一整天都耗在琴房里,中午就喝自己带的粥,“如果中途出去吃饭,琴房就被别人抢走了。”俄罗斯的冬天长达8个多月,而且白昼很短,印芝常常是早上摸黑出门,晚上回家又是黑漆漆一片了。
天道酬勤。印芝的钢琴演奏在大师的指导下突飞猛进。高二期末考试时,因为表现出色,监考的大学部系主任要求学校破例让她跳级升入高四(俄罗斯高中是四年制)。考取世界顶尖音乐学府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后,她又以全优的成绩,取得钢琴表演、室内乐、声乐艺术指导和教育学四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文凭,并获得前俄罗斯文化部部长、现任莫斯科音乐学院院长亚历山大·索科洛夫亲自颁发的金质纪念勋章。
破茧终成蝶 音符在指尖闪光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历经8年的异国求学,印芝开始在国际钢琴舞台上崭露头角,她的身影出现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厅、莫斯科爱乐协会室内乐厅等多个著名音乐场所演奏,并屡屡在世界顶级钢琴比赛斩获奖项:华盛顿国际青年艺术家比赛、巴尔的摩HarrisonWinter协奏曲比赛、西班牙Camplillios国际钢琴比赛、乌克兰“21世纪钢琴艺术”国际比赛、俄罗斯巴拉基列夫国际钢琴比赛……
但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2011年9月,印芝再次飞往美国,攻读了演奏家文凭。“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教育体系,一切都要重头再来,别人觉得我太折腾,但我喜欢这种挑战。”她先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皮博蒂音乐学院和波士顿大学学习,并在今年取得了波士顿大学音乐艺术博士学位。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是全世界对博士要求最严苛的国家之一,通常获取学位需要5-7年的时间,但印芝展现了惊人的学习能力,短短3年就将博士学位拿下。
音乐赋予了印芝一颗敏感细腻的心,也成为她与艺术沟通的桥梁。从在俄罗斯读大学开始,她就借参加比赛和音乐会的机会游历欧洲各国。她喜欢湖光山色,也喜欢人文景观,“贝多芬的很多音乐作品就来源于自然风光,还有李斯特,一生游历了许多国家,他把旅行中的深切感受和鲜活印象用音符写入了作品,最有名的就是《旅行岁月》钢琴曲集。”每到一个国家,印芝都会走一走大教堂、博物馆、音乐厅、歌剧院,“这里面的历史、美术、歌舞甚至建筑,穿过悠长的岁月,都与音乐血脉相通。”
有句话说,你的容貌里藏着你走过的路,看过的书,爱过的人。对印芝来说,钢琴也是这样。经过岁月的沉淀,过往的经历正在成为她音乐的滋养,并在某个瞬间迸发出耀眼的光芒。
2010年,印芝第一次在常州大剧院举办个人钢琴演奏会。演奏会上,她演奏了多首世界知名曲目,包括贝多芬的《皇帝》协奏曲、肖邦的《华丽的大波兰舞曲》、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中国乐曲《浏阳河》、《翻身的日子》等。她通过自己考究的指触、音色以及优美的舞台表现将这些艺术珍宝的精髓完美呈现,并以精湛的演奏和优雅古典的舞台气质受到观众的一致喜爱。
这个夏天,印芝再一次回到家乡常州,携手来自德国卡塞尔市路易斯·施波尔管弦乐团,
为大家带来一场听觉与视觉的精彩盛宴。7月22日,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