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在每年的人才争夺大战中,常州各级既注重“走出去”,到全国各地的高校招揽优秀毕业生;同时重视“引进来”,借助广泛开展的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吸引高水平人才,促进高质量发展。
扶持政策不断升级 见习人才在常留用率超过65%
近年来,常州四药、天合光能、今创集团、江苏国光等常州一批企业,相继联手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河海大学、西南交大等国内知名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每年吸引大批暑期见习、实习生前来企业工作。部分企业还设立了研究生工作站、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为招引高层次人才营造良好的氛围。
2016-2017年度,全市262家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共组织3360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青年参加就业见习,常州市配套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码,共计发放各类就业见习资金1600余万元。
联手名校 构筑人才产业升级“双螺旋”模型
人才引进来,还要留得住。通过就业实习、见习,一大批优秀的人才来到常州,常州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他们最终扎根常州,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也助推各类企业快速发展。
目前,常州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人才引进格局,人才聚集效应也更加强劲。各辖市区相继与清华、北航大、四川大学等高校,达成学生暑期实习紧密合作关系。
2004年,金坛区与清华大学签署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共建协议以来,累计吸引156多名博士生到金坛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这个暑假,又有13名来自建筑、精密仪器、汽车工程等专业的清华大学博士生,在为金坛相关企业发展贡献智慧。
统计数据显示,2014至2017年,共有400名在读的硕博研究生到常州117家企业,参加258项课题项目研究,据不完全统计,这些课题研究项目产生直接经济效益5570万元、间接经济效益1.23亿元,为常州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2018年7月12日转自常州市人民政府网站http://www.changzhou.gov.cn/ns_news/6101531310903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