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是关键。3月8日晚,全国人大代表、市长丁纯和江苏金昇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雪平,受邀走进新华报业全媒体北京演播室,就擦亮常州“工业明星城市”名片、推进常州制造“品质革命”作精彩阐述。
丁纯在访谈中表示,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来一场中国制造的品质革命”,这对常州具有很强的现实和指导意义。常州以实业立身,最大的名片是装备制造,最大的潜力也在装备制造。去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产值超51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0%,100多只工业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或领先水平。现阶段,常州正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借国家建设制造强国的东风,加快推动装备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转型,努力把智能制造装备打造成常州“品质革命”的代表产业。
“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勇于与国际先进水平对标达标。”丁纯说,工业发展经历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几次大跃升,当前正处在第四次大变革“智能化”进程中, 世界各国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是弯道超车的最佳时期。常州目前拥有54家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数量列全省第三;据统计,有9.8%的企业具备探索智能制造的条件,远高于全国5.1%的平均水平。近年来,常州在推进智能制造方面也做了许多探索,比如实施了“互联网+”行动和“千企上云”工程,引进培育了北自所、数码大方、航天云网等一批智能制造服务商。我们对发展智能制造充满信心,必须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大力推进智能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
丁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3月7日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系统提出了“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论断,进一步深化了对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深刻领会、准确理解这一重要论断,对常州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下一步,全市将紧贴产业推进技术创新,充分发挥科教城“创新之核”辐射带动作用,加速推进研发产业化;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生命健康等领域开展前瞻性技术攻关,围绕智能装备制造、石墨烯、太阳能光伏、轨道交通等领域打造国家级、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进一步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积极承接上海、深圳等地创新溢出效应,加快形成创新成果产业化高地。其中,要特别关注思路创新和模式创新,运用互联网思维、抢抓共享经济风口,向服务型制造、互联网制造转型。
“人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也是品质革命的核心要素。”丁纯说,推进制造业品质革命,既要靠一大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靠一大批具有新“四千四万”精神的优秀企业家,也要靠数量足够、素质一流、精准匹配产业发展的“现代工匠”。从产业工人到大国工匠,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始终是振兴实体经济、建设制造强市的宝贵财富。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同时,充分发挥“职教名城”优势,大力培养高技能人才。常州目前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连续4年位居全省第一;继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邓建军、张忠之后,去年10月,新生代工匠宋彪成为我国荣获世界技能大赛最高奖阿尔伯特大奖第一人。可以说,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双高”现象,正驱动常州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常州正积极争创全国产教融合示范区,围绕“产教融合”育能工巧匠,围绕产业升级重点开专业,企业需要什么,就开发什么课程,让老师成为产业教授,学生成为产业工程师。
潘雪平在访谈中说,李克强总理提出“来一场中国质量的品质革命”,恰逢其时。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迎来了转折点,也进入了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质量、中国品牌的时代。质量提升一般分为生存阶段、良知阶段、提升阶段、创新阶段和颠覆阶段,金昇选择的路径就是并购,目的是拿到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拥有世界一流的品牌、技术、市场渠道、团队、盈利能力等主要竞争要素。通过并购,金昇在专用数控机床、天然纤维纺机和专件等领域,引领了行业标准制定和行业发展。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品质革命,政府要转职能、企业要转方式、社会要转观念。”潘雪平说,金昇在全球有16家研发机构,主要位于德国和瑞士,研发人员超过1000人,这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在生产经营中,企业重点抓好境内外研发人员的创新联动,在每一个创新环节都强化组织协同创新。近5年,高端纺机和数控机床收入增长超过100亿元,净利润增长超过10亿元,并实现了海外并购项目境内上市。今年常州将全面实施工业企业资源利用综合评价,这对优质骨干企业来说是利好,能够得到更多的政策资源,这实际上也是降低了成本。(转自常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