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晚报开始刊登“让你的孩子远离伤害”系列报道,引起了广泛热议。有家长在热线群中,跟记者聊起了他们的担心,探讨解决办法。连续报道了6篇后,记者获悉市西横街小学专门组织全校师生阅读我们的系列报道,并且在全校开展安全教育班会。
将“唠叨”搬上报纸,孩子们读到了父母的爱
“系列报道开始以来,我们就很关注,照着报纸说的,考验孩子应对陌生人搭讪的情况。结果还真有傻乎乎的孩子愿意跟着陌生人走。”市西横街小学的老师说,报道见报当天,学校就组织老师认真阅读,并在全校展开了安全教育班会。
校大队主要负责人员姚霞是本次活动的发起者。她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母亲,孩子的安全是她最大的牵挂;作为一个老师,她觉得有必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避险。学校一直在抓安全教育,可老师们手头却没有系统的教材,安全教育也都只放在平日的“唠叨”中。
系列报道开始后,姚霞在学校门厅处布置出一块宣传版面,以“远离伤害,快乐成长”为主题布置宣传板报,让过往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知识,远离伤害。
记者注意到,每一期的报道,都被姚老师复印后,粘贴在板报上面。下课时,很多孩子驻足在黑板报前认真阅读。
记者起初很担心,文字以家长的视角为主,孩子们可能很难有所共鸣。可一位三年级的女同学却告诉记者,这些知识爸妈老在唠叨,却总入不了他们的耳朵。头一次有人将“唠叨”整理到了报纸上,将威胁、隐患一一展现出来。他们从中读懂了爸妈的啰嗦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出于爱。
姚霞看过报道后,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看到了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每天世界各地有2000多个家庭因孩子死于车祸、溺水、烧伤、跌落或中毒等导致的意外伤害而生活破碎,而其中许多意外是可以避免的。
溺亡儿童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比例居高不下
一项最新的抽样调查表明,中国儿童死亡原因中26.1%为意外伤害,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上升。儿童意外伤害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差异和年龄特征。南方儿童意外伤害的前三位死因是溺水、窒息和车祸,而北方儿童更多的死于窒息、中毒和车祸。
“在所有溺水事故中,因野外游泳和水边嬉戏而导致溺亡的占了很大比例。”市儿童医院医务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根据有关统计显示,近两年中小学生溺水事故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地点多发生在乡村的江河、池塘,取土坑也是溺水事故较多的发生地;二是不幸溺水的多是外来工子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年级学生。
据市120急救中心介绍,近几年,我市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人数基本处于下降趋势,没有出现重大、集体性的伤亡事故,但溺亡儿童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且事故多发生在节假日、放学后和暑假。
在青少年溺水事故中,农村多于城市。有家长认为,农村安全设施相对薄弱,是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一些村委会、池塘承包者对池塘管理疏忽,池塘、水库不但没有护栏,甚至连安全警示牌也没有。而且,农村的池塘、水库和河流明显多于城市,因此更易发生溺水事故。
儿童误服伤害逐年上升
今年11月24日晚,家住天宁区亚新村的刘先生发现儿子奇奇将60粒防治腹泻的药,当糖吃了。当天深夜,孩子开始神志不清。次日早上8点,奇奇被送到常州市儿童医院。入院时奇奇已经昏迷,口周发紫,还不时抽搐,呼吸很慢还伴有发热,情况十分危急。
医生立即将奇奇收入重症监护病房。经过吸氧、补液、止惊等一系列抢救,做了两次血液灌洗,情况才慢慢好转。
原来,复方苯乙哌啶是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虽然没有毒性,但一次服用的剂量过大,会对呼吸造成一定的抑制作用,如不及时治疗,会有生命危险。
儿童医院调查数据显示:儿童误服种类以化学剂为多(27.6%),多发生于4岁以下儿童(81.9%),发生地点以家里为主(85%);监护人文化程度: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母亲59.5%,父亲54.5%;男孩比例大于女孩。医生发现,误服发生后家长大多未采取措施,占到发生总数的74%。
冬季里的烫伤小患者不比夏天少
全球每天有260名儿童死于烧烫伤。很多家长认为烫伤只会发生在夏天,其实冬季也是烧烫伤高发的季节。以市二院烧烫伤科为例,冬季烫伤的孩子数量其实不亚于夏季。
因冬季室温偏低,少数母亲给孩子洗澡的时候,担心身体被冻着,喜欢先把烧得滚烫的开水倒进大大的脚盆(或塑料桶)里面,就在母亲去屋外提冷水的时候,有个别孩子或由于调皮淘气,或由于不小心,跌落至盛满热水的盆中。滚烫的热水瞬间把孩子双脚、小腿、大腿、臀部等处娇嫩的皮肤烫伤,出现局部皮肤发红,起大片水疱,伴持续性烧灼疼痛等症状。
热水袋、手炉,暖宝宝能让孩子在冬天多一些温暖,但在医院里,入冬后烫伤门诊数量不断上升,很多都是低温烫伤。低温烫伤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表面看起来烫伤面积不大,伤情不很重,但由于接触时间较长,其创面往往较深。有的低温烫伤后能达到三度烫伤。医生说,孩子的皮肤对热反应没有成人那么敏感,家长如果给孩子用暖宝宝,要多换换位置,以防烫伤孩子。
据儿童医院统计分析,1至4岁是儿童发生意外烫伤的多发年龄段,绝大多数儿童意外烫伤是发生在家里的。厨房是孩子烧烫伤发生的主要场所,请家长让孩子远离厨房。
过分担心也可能会造成伤害
和姚霞老师的交谈中,记者得到这样一个讯息,相比于忽视安全教育的家长,有一部分家长却恨不得把孩子含在嘴里。后者的孩子被保护得很好,却并不阳光。
姚老师的分析是否正确呢,记者咨询了儿童医院的专家,他们从生理和心理上分析了家长过分担心的不良后果。
“门诊上时常会遇到伤口处理不当而‘毁容’的情况,就是因为家长太‘巴结’。”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袁捷告诉记者,一些患者在烧伤、割伤后,家长会用上好多种药,消炎的、止血的甚至还有止痛的。心意是好的,可孩子却伤上加伤。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在还没有处理好孩子的伤口时,盲目使用红汞加云南白药,好好一个女娃的脸,要终生留疤了。
此外,过度保护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过度干涉。怕地上不卫生,总是将孩子抱在怀中;怕孩子弄脏衣服而拒绝让孩子游戏;怕孩子摔倒受伤而不让他骑自行车;担心有碎玻璃会伤到脚而禁止孩子在沙滩脱鞋;教孩子绝对不要跟陌生人说话……
该院护士告诉记者,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驱使儿童去认识世界的动力,也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步。但是儿童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险,很多家长怕孩子受到伤害而采取过分的限制和保护措施,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她就曾经见过一个13岁的男孩什么也不会做。这个孩子说:“我姥姥有三不准,刀不准动,电不准动,火不准动。”结果这孩子因一次感冒入院,出院时还不会自己系鞋带,连裤子的正反面也分不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