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溧阳市社渚镇乘马圩村通往舍头桥自然村的,是一条平坦的水泥路,11月底刚刚完工。
日前,和记者同行的溧阳市妇联主席张雅萍手一指,说:“看,捐资修路的人,就在村口呢!”
果然有位农妇站在村口。
走近才发现,这位农妇身材瘦小,脚穿几元钱一双的黄球鞋,身上是穿了不知多少年的旧衣服;握住她的手,可以明显感觉到粗粝的老茧。走进她家,客堂里只有1张使用多年的八仙桌和4条长凳,石灰墙,水泥地,没有丝毫装修,厨房间里还是早些年农村常见的大灶,堆满柴火。进入她与丈夫的卧室,简陋程度更出乎意料:1张床,1个油漆剥落的床头柜,1台老式的旧电视机,外加1个破旧的衣柜。
她的名字叫彭兰西,63岁的农村妇女。
今年3月,在市妇联发动的“美在我家——村庄环境整治巾帼在行动”中,她一下子捐出10万元现金,交给村里,修建了从行政村到自然村的水泥路。
“当时我以为彭兰西是在开玩笑,我说,你是捐10元吧?可是她说,没错,捐10万元!”乘马圩村妇联主任蔡琴仙对她家情况实在太熟悉了——彭兰西与丈夫都是本村农民,60多岁了,还种11亩地,外加帮别人看管8亩地,每年纯收入不到2万元。她丈夫常年在附近帮人做小工,一年也就1万多元收入。两个儿子一个在广东、一个在扬州搞电梯维修,都是普通打工者,“平日里,彭兰西生活节俭是村里出了名的”。
作出修路决定的次日,彭兰西抱着10万元现金,由蔡琴仙陪同,郑重地交到村委会主任赵荣华手上,“当时,村委一班人很感动,当即决定由村里配套一些资金,把路修起来。”赵荣华说,乘马圩村是溧阳市最偏僻的山村之一,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市里修好镇村公路后,应该由村里负责通往自然村的水泥路一直没能修成,“如今,这条长达850米的水泥路,宽2.5米,大大改善了村民的出行条件”。
坐在记者面前的彭兰西看上去很腼腆。
“修路这件事我想了很多年了。过去,这条路是泥巴路,村民进出很不方便;一到下雨天,老年人只好骑着三轮车接送孩子上学,经常会连人带车摔倒。”她说,“今年年初,村里搞村庄整治,我又是巾帼志愿者组长,就想,还是捐钱修条路吧,和丈夫、儿子一说,他们都支持,我就找到村干部把心愿说了。”
记者问她夫妻俩加孙子每天开销有多少。“10来元吧。”她说,农村里粮食和蔬菜是自己种的,开销不大,“再说,几十年来我也习惯节俭了,比如烧饭烧菜我还是用柴火,这也能省下一笔钱。不瞒你们说,卧房里的床还是昨天刚买的呢,因为你们要来采访。以前一直是张旧的木板床。”
记者又问,10万元是你大部分积蓄吧,一下子捐出来,别人怎么看呢?“大多数村民说,彭兰西为我们做了一件大好事,我听了很开心。也有村民说我怎么这么傻,这么多钱,你家老头子打工要打10来年呢;你家儿子的房子这么旧了,送给儿子建新房多好。可是他们不知道,两个儿子给我打电话说,钱以后可以慢慢挣,为村里修路是件积德的事。我家老头子不但支持我捐钱,修路时还出了10多个义务工筑路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