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练笔功达自然
—记我区侨务干部王亚伟
去年11月,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国名家书画联系会专家组21名评委对我区侨务干部王亚伟的《大江东去》、《家和万事兴》和《天顺人和》书法作品进行评议,认为三幅作品均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被中国书法家协会诚聘为终身副会长,被中国书画研究院吸收为研究员,现为国家二级书法师。
与书法结姻缘
现为罗溪镇侨务干部的王亚伟出生在武进区奔牛镇陈巷村委西庄村农民家庭。小学3年级时,他见班主任老师王金元在黑板上写的“永”字很好看,默默地跟着在桌子上用手指一笔笔的临摹。下课时,别的同学去室外玩,他却在教室里练习“永”字。写好后,请老师指导。
王金元见王亚伟的“永”字写得蛮好,便鼓励说:“字写得好坏,等于是人的面孔,练一手好字会受人喜欢的,将来也好找工作。”他记住师嘱,慢慢地爱上了书法。
读初中一年级时,美术老师莫静波负责王亚伟班的书法教学。每当书法课,王亚伟非常认真听讲,而且仔细思考、刻苦练习,并把作业本递到莫静波跟前,请老师点评、指导。
一天放学,王亚伟拿着写好的“永”字到莫老师宿舍,说:“莫老师,我写了一幅“永”字,想请您看看!”莫静波接过作品一瞧,说:“写得不错啊,但在间架结构上还需提高……”从此,王亚伟每次写字按照莫老师的点拨,领悟书法精华,逐步提高技艺,锻炼自己。
王亚伟的虚心好学得到了莫老师赞赏。莫静波叫王亚伟负责教室里的《学习园地黑板报》书写,增加练字机会,促使他很快成为班里的“书法尖子生”,并被吸收为学校美术兴趣小组成员。
提升书法技巧
王亚伟兄弟姊妹4个,他是老大,家里的割羊草、喂猪食等家务样样都要做在前头,弟弟妹妹才会跟着做家务,减少父母的负担。放学回家,王亚伟第一件事就是做家务,其次回房间做作业、写书法,不断提升书法技艺。
在床头,王亚伟用砖头和木板搭成桌子,一有空就在上面做作业、练书法。有一次,他练字到了午饭的时候,母亲见他练得认真,没有打扰写字,送来馒头当午饭。王亚伟写得认真,达到了痴迷状态,左手拿起馒头,沾着墨汁就往嘴里吃,吃得满嘴都是墨汁。母亲进房看见,笑了。
1974年夏天,王亚伟带着仿《曹全碑》、《张迁碑》等几幅作品,到马杭拜访书法家潘伟刚。潘伟刚看后说:“你的书法倒有一定的功底,但是,按章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有空就来,我来教教你!”从此,王亚伟几乎每个星期都到他家中请教。王亚伟的追逐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潘伟刚,次年接收为开山门的大徒弟,并坚持每星期点评、指导,不断提高书法水平。
成为书法名人
近年来,王亚伟坚持临《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礼器碑》等帖,打破传统隶书而不为的格局,创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作品《大江东去》、《天顺人和》、《家和万事兴》等多次荣获全国和省、市大奖。
去年5月1日同学在常州聚会,美国某大学中文教授陈东东同学向王亚伟索取一幅作品,作为教学范本。王亚伟毫无保留地把最得意的《大江东去》赠给他,让中华书法在美国弘扬传播。
当记者问他,关于书法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时,王亚伟笑着说:“有人买字是为了欣赏和收藏;也有人把字画当做高雅的礼品;还有部分人视作经济利益的投资。而我练习书法,并不是为了求名图利,而是为了陶冶情操、充实生活。”
今年5月24日,王亚伟收到第三届“羲之杯”全国诗书画家邀请赛组委会发来的喜报,他创作的《牡丹三则》书法作品获得大赛书法一等奖,并邀请参加6月27日-3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的颁奖大会,同时出席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全国诗书画家创作论坛。
最近,南京有位书法收藏家以2万元的价格,慕名收藏王亚伟《厚德载物》、《家和万事兴》、《海纳百川》和《宁静致远》4幅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