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润炎:因为这3个“凑巧”,他爱上了扎龙灯 丽华二村,68岁的何润炎老先生的家中,他这大半辈子和龙灯的情缘向我们娓娓道来。“我怎么会扎龙灯的?说起来,有3件凑巧的事啊!” 头一桩:插队时学会劈竹篾,这是做龙灯的基本功 这个故事还要从头说起,何老伯从小住在北大街,家旁边是常州的老体育场,上世纪60年代,市里好多大型的活动、集会都会统一到这个体育场举行。“每到这时候,吹喇叭的、敲铜鼓的、荡湖船的、调龙灯的……只要有热闹的活动,这些演出的队伍都要从我们家门口经过的。我就和大人们一起,每次总要跑出去看热闹的。而这其中,我就最喜欢看调龙灯了。” 何润炎年轻时是学机械的,在当时的常州机械中等专业学校机械专业读到二年级,赶上了上山下乡,他被下放到金坛洮西,“就在长荡湖边上,景色很好,那里人的龙灯也调得好!”何润炎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因为他有美术功底,画画很好,被安排在乡文化站工作,工作就是画伟人像,墙上、牌楼上,画幅最大的要有十几米高。 这些经历和他将来做龙灯多多少少有关系。而直接有关的是这么一件事:他的爱人是洮西本地人,小舅子是一位篾匠,忙起来,也会喊他过去帮忙。从那时起,他学会了劈竹篾,劈得很麻利,“那时就当活儿做做的,没想到日后做龙灯时,那可是基本功啊!”扎龙灯先要做龙骨,龙骨是用竹篾做的,要想取到竹篾,先要学会劈竹子。 第二件:在滑稽剧团当舞美时,学会了扎龙灯 上世纪70年代末,何润炎回了城,被分配在市滑稽剧团当舞美。那时常州人耳熟能详的戏《苏州两公差》、《拉郎配》、《出租的新娘》等,都是他和另外几个同事担任的舞美设计。他们除了负责舞台的布景,还要做道具。“做热水瓶,做杯子,做钞票,做甲鱼、肉、鱼、鸡蛋……”何润炎回忆,“画的钞票很像,不拿到眼前看,根本分不出真假!” 也就在那几年,何润炎有机会接触到了龙灯的制作。“那时候,剧团还没有自己的办公场所,借用天宁寺西边一排房子,沪剧团、评弹团等都在这里。有时候演员们出去跑码头,我们这些美工就聚在一起做东西,相互切磋切磋技艺。我记得当时沪剧团有位老师傅,有一次他接到的任务是做龙灯,我们这些年轻的就跟在一边看,一边学。”因为感兴趣,有基础,何老伯在当时没花多少时间就学会了扎龙灯。 第三件:爱人是位好裁缝,能给龙灯穿上最漂亮的衣服 何润炎的爱人是位裁缝,早年还没嫁给他时,就在洮西各村上做“上门裁缝”。 上世纪80年代末,那时候何润炎已经在第三毛纺厂负责宣传工作了,因为知道他会扎龙灯,一些工厂、企业、居委会都找到了他,要他帮着扎龙灯。从那时开始,他又重新拾起了年轻时扎龙灯的手艺,劈竹篾、做龙头、做龙骨、做龙尾……接下来就是他爱人的事情了,这位好裁缝要负责装饰龙头、做龙胆(在龙骨架外头糊上的一层衬布)、做龙衣。“有了她,我就不用再出去找裁缝了,并且别人的手艺也未必如她好的!”何老伯说。 如今,何老伯退休在家七八年了,扎龙灯是他的乐子。一条13节长的龙,他和老伴通力合作,往往要花上一个月的时间!都是手工活儿啊!但是何老伯不怕辛苦,“我实事求是说,我就做过十几条龙,要论数量,肯定不如有些老师傅多。但我也有自己的特点,我扎出的龙漂亮,这么多年和美术打交道,我审美还不错啊!”何老伯扎的龙灯还有一个特点,他善于发现新材料,在龙灯制作中主动地运用这些新材料,这也是在剧团当美工时积累出的经验,让他手下的龙看起来总是又特别,又妥帖。 祁或定:从小伙子开始,他既当“龙头”,又是扎龙高手 新北区浦河镇江桥村四队祁或定的家中,他家的母狗早晨刚刚生了一窝还没开眼的小崽,见生人靠近就开始乱叫。屋外头的雨滴答滴答落个不停。 等了一刻钟工夫,53岁的老祁从工地回来了。做篾匠出生的他,能接到的篾器手艺活儿不多了,他拿手的龙灯做得机会也很少,他现在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帮养殖户搭棚子。屋门口,一只褪了色的龙头靠在墙边。 当时村里48个小伙子,个个都会调龙灯 老祁和龙灯的故事,要从做爷爷辈说起 ,“爷爷喜欢调龙灯,我爸爸和叔叔也一直都是调龙头的,而且我叔叔扎龙灯也是一把好手!”老祁说起龙灯,脸上始终挂着笑。他的扎龙灯手艺,是跟着叔叔祁全生学的。“大概是1978年或1979年吧,叔叔眼看着我们村里的小伙子中有些爱上了赌博,就召集大伙来学调龙灯,劝他们说:学调龙灯既不会学坏,还能充实自己的生活,增加收入。” 叔叔的号召力真是大,在他的悉心培育下,当时村里48个小伙子,个个都会调龙灯。老祁遵循了祁家的传统,在这方面也很有天赋,除了当上了“龙头”,还跟在叔叔后头学扎龙灯。“我是学篾匠的,扎龙灯头一件事就是劈篾扎龙身。不过当时的龙衣是买了白色的布用颜料画上去的,这个我可一点基础都没有。头一年做得还不够好,跟在叔叔后头扎了几年后,手中做的龙才算有点像样子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腊月初八到正月十五,这48个小伙子几乎天天都在外头调龙灯,名气很大。小河、汤庄、西夏墅、孟河、奔牛、魏村……常州市区也去,“市里的文化宫刚有广场时,也邀请我们去调龙灯。”龙灯队的名气也带动了扎龙灯的生意。那些年中,老祁和叔叔一起,应一些企业、机关的要求,扎过不少条龙。 见过能伸缩自如的龙灯吗?他就会做 这10年来,老祁扎的龙少了。“到了年头上,村上有人来调龙灯。只要听到铜鼓声、敲锣声,他就马上跑出去,抢着调龙头!”老祁的爱人说。老祁的确很“手痒”。附近浦河幼儿园要组建龙灯队,他也主动提议帮孩子们扎龙灯。 那天在浦河幼儿园,我们见到了老祁所扎的“小龙”中的一条,龙衣被叠好收起来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条小龙的龙骨,用竹篾箍成无数个小圈,再将这些小圈用独特的方法连接起来,就组成了眼前这条灵活的龙身。老祁当场演示给我们看,“我做的龙伸缩性很强,缩叠起来只有三四米长,在小屋子里也可以调;拉伸出来,有十几米,又成了一条巨龙。”老祁说电视里出现舞龙的镜头,他总要盯着看好一会儿,“还没有发现有几条龙和我做的这样能伸缩自如的。” 聊到最后,老祁想起了他见过的最精美的一条龙:“那是20年前,我去武进坂上搭竹棚子,认识了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以前是位教书先生,给我看了一条他扎的龙。龙嘴两侧各装饰着一条小龙,是用一粒粒珍珠串成的,非常漂亮啊!并且龙嘴不是死的,还可以上下活动!当时有人看见了,想出2万元买下来,当艺术品收藏!”那一年回到家中,老祁受了启发,也尝试改进他做的龙,现在他扎出的龙头,龙嘴部分也都是能活动的,可以张开,也可以闭合自如。龙的喜怒哀乐,就通过它来生动表达出来了。 常州龙灯扎制技艺 舞龙活动和龙灯的扎制在我国由来已久。据考证,在常州有1500多年的生成历史。公元479年,齐高帝萧道成建立齐朝。南兰陵人为庆贺天子登基,故扎制龙灯,舞龙灯,以显皇威。龙灯扎制分为做软料和做硬料二种。做软料为:缝制龙衣(龙皮)、龙鳍、龙飘、装饰缀彩等工艺,其中也绘画、剪纸等技艺。做硬料为:制篾条、扎篾圈、做龙头架和龙胆(柄筒)等。龙身长度一般有七节、九节、十一节、十三节之分。 常州流行的是布龙。所用龙衣大多为黄、青、白三种颜色。目前,常州地区以新北区太平龙灯、西夏墅浦河龙灯、春江女子双龙和武进区横林新安龙灯最有名。龙灯扎制技艺项目相继被列为新北区和天宁区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