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看花游世博
程赦铭
“博大精深”的世博会,是全球的盛会,世界瑰宝,聚集上海,荟萃世界智慧、科技成果、文明历史和新的生活方式。上海世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万国博览会”和世界科技的“奥林匹克”,近百家的展馆,是微缩的“地球村”。百年梦想,一朝实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常州市临近申城,交通便捷,我应上海妹妹之邀和老伴一同前往。我们在上海浦东7号门入口处已8点,9点通过安检,每位游客拿到一份门票、导览图和11点半至12点半参观中国馆的预约券。
入园后,我沿经拉美各国展馆直奔美国馆,本想去看看美国的高科技,可令人失望没有原想的哪些航天技术、核研究和外太空探秘。但有三部影片给我印象深刻,特别是第三部短片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如何改变环境的动人的都市童话,它是由9米高的5个超大屏幕组成。随着电闪雷鸣场景的变化,坐着的长椅也随之颤动了起来,当女孩头顶的天空下雨后,剧场上空也飘起了雨.一阵阵凉风吹过脸庞,声光电加风和雨,令人仿佛置身其中。
从美国馆出来了已10点半,为造访一下大力倡导绿色、环保的丹麦馆,馆前排队的人不算多,我较顺利地进入馆内。丹麦人将他们最引以为豪的两样东西都搬进了上海世博会,一个是北海边的小美人鱼,另一个就是自行车。馆内特意设计了从地面盘旋2次到达12米高度的平台,随后又盘旋而下回到地面的螺旋形双坡道,为此还准备了500辆自行车供游人骑玩。讲解员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出门并非要开车,骑自行车更方便、快捷,也充满乐趣。室内除展厅外,当然还有迷人的海水和小美人鱼,它更像一个安徒生童话式的梦幻城市。
当我赶到“首选目标”中国馆入口处已11点50分,较预约时间晚了20分钟。远看着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斗冠”造型以及以“叠篆文字”为主题构思的精神与气质,正是名不虚传的“东方之冠”。中国馆高63米,共分三个展区,展示着城市发展的中华智慧。入馆后乘坐电梯直达49米层处,首先观看了一部反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变化的电影《春天的故事》。然后看到一副100多米长、画幅中人物、车马在走动的《清明上河图》。接着又去41米层处的“寻觅之旅体验区”,乘坐轨道车穿越了低质森林、石桥、斗拱、园林等具有中国建筑特色的景区,最后又在33米层处的“低碳行动”功能展区看到了我国如何采用“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办法破解现代城市节能减排的难题。
下行4点,为感受日本馆科技之美,我又在馆前加入了“长蛇阵”队伍。等候2个小时,我被挤进了馆内。在二楼被眼前一片茂密的森林吓了一跳,细看才发现是一面墙壁,上面的图案实在太逼真和清晰。据介绍,这种真实的显影技术可以让平面图像具有3D效果,营造出活灵活现的立体空间。另外,还看到一块宽10米由三面全球最大的152英时显示屏组成的“超级等离子墙”,参观人只需要通过遥控和触摸,就能在墙上看书、看电影等内容。互动中,我用手指轻轻一摸屏幕上的篮球,便可做出拍、打、运球和投篮等各样动作。此时,有人兴奋呼声“去听机器人拉提琴啊”。我们来到一个不大的演示厅,大家席地而坐,舞台上有一男一女主持人,在他们的指挥下,一个同成人大小的家伙缓缓从后台走出,手指灵活地揉弦,身体跟随旋律轻摆,一曲舒缓的《茉莉花》被它演奏得感情极其丰沛,同时它还会对大家的鼓掌喝彩点头、挥手致意。
世博一日行,我和大多数游客一样累得够呛,但也度过了极为充实的一天,世博园没让我失望。因为观众多,大量时间耗在排队上,还有许多展馆未能进入参观,但它们的建筑风格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