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行
父亲去世后,看得出母亲的心情一直沉痛。是啊,一段超越金婚的相厮相守,怎会在记忆中磨灭呢!
母亲要尽孝道,带着我们儿孙,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墓都去祭奠了。墓地上,母亲一直哭泣着,我们知道,眼泪中有更多伤感。那依稀,昨日还在身边谆谆教导的父母,今日却要凭吊怀念;昨日还相濡以沫的伴侣,今日却只剩思念。生死离别是不可避免的,也只能感慨时间的飞逝,生命的短暂了。
老家的亲戚坚决要求母亲过去住一段时间,我们也极力让母亲去,一方面可以舒缓她的心情,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回老家看看。母亲的家乡在江苏金坛,一个不大却很温馨的城市。母亲说过,外公曾是金坛首屈一指的大地主,我们也想去寻找曾有过的辉煌。
记得小时候,学校要求填一些资料时,总有父母出身一项,在母亲一栏,填的是地主。那时很不情愿去写,总觉得会让人看不起,这种感觉,我哥哥尤其深刻,因为他们经历的“文革”时期,更注重家庭出身。然而时过境迁,现在我们反而有些引此为荣了,并不是想还会得到什么,而是感觉有种新奇。
我是从美国飞到上海,然后陪母亲去金坛的。一路上我们不断向母亲追问她还有的记忆,以满足我们的好奇之心。母亲也渐渐被我们的问题所感染,消失了很久以来的阴霾,笑说着她小时的点点滴滴。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一直认为地主是很残忍的,像刘文彩、黄世仁一样,不断剥削压榨农民。而从母亲处得知,外公很善良,从不欺压农民。家中算是很殷实的,在城外有良田千顷,分给很多佃户耕种,每到收获季节佃户们交粮交税,但碰到收成不好或者某家困难时,外公都会减免甚至帮助他们,所以农民们对外公很是信服尊敬。
外公家住在城里,一座很大的宅子,有花园、竹林、鱼塘,母亲小时候常在里面玩耍。但母亲在家乡上了几年小学就去了上海,儿时印象并不太深,但能感觉出她那时的日子很快乐。母亲最亲切的人是她的母亲———我们的外婆。外婆是个大家闺秀,虽然嫁了外公,但从不骄奢惯纵,更不喜在家养尊处优,而在县城的中学校教书育人,任督导师,也就是现在的教导主任。据说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就是她的学生,可惜外婆教的是语文。
母亲去了上海后,家中的许多事都不太清楚。总是母亲的哥哥———我们的舅舅经常去看望她,告诉她一些家中之事。解放前夕,外公也从家乡出来到了上海,家里的土地宅子后来收回公有,舅舅也辗转到了美国。外公很早就已去世,我没有见过。而记忆中外婆是很慈祥的,对我非常疼爱,但在我很小的时候也走了。
母亲以前很少说家里的事,我想在那个年代,地主出身和有个在美国的哥哥是“引以为耻”的事吧。在改革开放后,母亲才和舅舅有了书信往来,舅舅也回故乡几次看望母亲,受到了当地政府的热烈欢迎。他去看了以前的宅子,可惜已失去了先前的鸟语花香,院子被划分得七零八落,入住了众多平常百姓。舅舅后来还曾向母亲透露,他们离开家乡之前,外公曾在花园的花坛下面埋了几罐银元。后来他再去看时,已找不到花坛的位置了。
兴奋地听着母亲的诉说,车仿佛也行进得更快了。放眼望去,两边都是一望无际的良田,不时有湖泊河道穿插其中。正值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大片的黄花衬托在绿油油的田地中,点点水面在阳光照耀下,似珍珠闪闪发光,好一派江南鱼米之乡的风情。不觉中,我们已经进入金坛,城市不大,却很干净,市中心很繁华,大型商场,娱乐,餐饮,办公楼随处可见,但建筑都不高。熙攘的人群来来往往,却没有大城市的那种匆忙。
终于回了老家,自己也不觉有些兴奋了。亲戚很热情地接待我们,其实在老家,我们已经没有了直系亲属,现在的亲戚是我母亲奶妈的家里人,但一直和我们互有往来,亲如一家。母亲已经很久没回家乡了,家中的亲戚轮流热情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推杯换盏,闲谈碎语间我们还是感受到外公外婆当初在家乡的影响和友善的为人。
唯一遗憾的是,我们听说,政府前几年已把家里老房子基本拆掉盖了医院。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决定去看看,哪怕是残墙断瓦。在亲戚的陪同下,我们很顺利就找到了旧宅。这里周边已是高楼林立,只有不多的矮房还在其中,一条新建的马路把高楼和矮房分开。新建的楼群中最大的一栋确实是医院的大楼。母亲说这里就是以前的大宅之地。我们顺着矮房的里弄走去,弄堂口的牌子上豁然写着“徐家弄”,外公姓徐,说明以前确是徐家住于此。往里走去,还未拆的院里住着很多户人,搭建出了很多房子,但偶尔从一些屋檐和窗棂的精心雕琢来看,以前应该是很美的。在一堆放满杂物的角落里,我们看到了一口井,母亲说以前家里都是从这里打水的。井没有干涸,水依然清澈,也许只有它还能印证岁月的沧桑了。
走出已面目全非的旧宅,都有些遗憾和伤怀,尤其是母亲。医院不断有人进进出出,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突然发现在医院的围墙中有一大片的竹林,竹子交错着很是茂密,不像是新种的,应该是家中花园唯一还保留下来的吧。看着在风中摇曳的竹林,心想,外公外婆在天之灵也许会有所安慰了,老房虽然已拆,但建起的医院却能带给无数人新的希望。君子如竹,这也是他们一辈子的写照吧。
于若水 写于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