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亚那见闻
常州援外志愿者 沈颖
尽管金坛和南美洲的圭亚那正好时差12个小时,戴着的手表不用拨弄,但回国半个月了,沈颖说这种黑白颠倒的感觉就是不容易恢复过来。
去年6月1日,金坛薛埠镇政府的小伙子沈颖参加选拔入选全省首批9名成员之一,成为常州援外志愿者第一人,赴遥远的圭亚那开展为期一年多的农业技术服务工作。说起这段人生难得的经历,腼腆的他显得非常健谈。
培育新品种
“圭亚那的农业很原始”,走出圭亚那首都乔治敦飞机场,沈颖就有了这第一印象。
地处南美大陆东北角的圭亚那,属典型的热带雨林地区,适宜种植多种水果。沈颖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圭亚那农业部下面的国家农研所园艺场种植普通水果提供技术指导。
生在江南,在南京农业大学学的是花卉苗木类观赏园艺,沈颖原先更多是在水果摊上见过芒果、菠萝、柑橘、木瓜,现在却要亲手指导当地果农种植,自己首先便得向圭亚那园艺场的技术人员学习。所有的一切在沈颖眼里都很新鲜。
很快,沈颖发现工作交流时,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语言。圭亚那是南美大陆惟一讲英语的国家,但带有明显的地方味,让自感英语还说得过去的沈颖招架不住,说到一些专业术语时,双方就只能在比划中猜测,有劲使不出。
嫁接芒果苗,预先要进行严格的洁净处理,但当地果农刚干完其它农活,手上还沾着泥土,就又抓起果苗,急得沈颖连说“NO,NO!”接下来,要花费好多口舌,才能让他们知道这其中的道理。
圭亚那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分成10个行政区。平时,沈颖随园艺部门领导莫尼卡去得最多的是三区和六区,在两个地方收集水果种子和推广菠萝扦插技术。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莫尼卡做事特别认真,教会了沈颖很多农业技术。
圭亚那缺少最基本的病虫害防治农药。工作中,喜欢动脑筋的沈颖就大胆尝试一些做法。四区园艺场柑橘叶片发生大面积流胶病,沈颖急中生智,通过对带去的资料分析,用母牛尿液兑水后进行喷洒,对控制病情产生了一定效果。
让沈颖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他和同去的南农大学生荆赞革一起在园艺场实验温室试种成功了樱桃萝卜。虽然那里土质不很理想,又缺少农药,人力管理跟不上,试种出的樱桃萝卜小了些,也不中看,但圭亚那毕竟又新添了一种水果型蔬菜,受到了圭方农业部官员的充分肯定。
多国志愿者
江苏首批赴圭亚那志愿者一共9人,分别从事农业技术、医疗卫生和体育教学,平时都各自忙自己的专业,有时也进行团队合作活动。
去年10月5日圭亚那“国际教师节”前夕,沈颖他们得知到时要在首都广场举行庆祝活动,南京中医大擅长传统武术的曹爱兵提议教当地学生一套24式简化太极拳,得到大家的一致响应。他们到附近一所小学挑选了50名男孩和50名女孩,先由沈颖几个人进行列队训练,再由曹爱兵一招一式教起,百人表演时穿上一身宽松的白衣白裤,还真有些“中国味”。去年正值中圭建交35周年,表演时在绿茵茵的草坪上排列成大大的“3”和“5”,在高处看,煞是壮观。
也是在那次活动期间,沈颖和曹爱兵到使馆借了一百幅奥运图片举行北京奥运宣传展览,中国驻圭亚那大使和圭亚那教育部长、卫生部长都到展区饶有兴致观摩并听沈颖他们的讲解。在圭亚那农业部农研所举办的“世界食品日”系列活动上,中国小伙子们又大显身手,利用带去的电磁炉和铁锅,赶做了一些中餐和糕点,往展台上一摆,顿时引来参观的各方人士阵阵好评。在听沈颖他们讲解后,忍不住拿起刀叉或筷子品尝一番,连圭亚那总理也不例外,称赞中国小伙子们的手艺不错。
工作之余,沈颖他们更愿意和其他国际志愿者沟通和来往。在乔治敦,有来自美国的“和平队”、英国的“海外志愿者服务队”及法国、古巴、加拿大等国家多支志愿者队伍。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志愿者走到了一起,自然有共同语言。
去年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在乔治敦的各国志愿者都纷纷走上街头参加庆祝游行,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列。正是在那次集体活动时,沈颖惊奇地发现队伍中有位年纪明显偏大的女性,过去一交谈,才知她是英国“海外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好70岁,曾到过好多拉美国家做过志愿者。那一刻,沈颖向这位同行伸出了大拇指。
今年春节,江苏志愿者邀请来3名英国和1名加拿大志愿者,还有圭亚那教育部朋友一起过中国新年,教他们学包馄饨。早过了吃午饭的时间,兴奋不已的双方竟都没觉得肚子饿。
圭亚那盛行英国人发明的板球运动,类似于棒球,打得非常绅士。就因为去年初圭亚那举办板球“世界杯”,沈颖他们推迟了赴圭时间。
在学校踢过后卫的沈颖说他更喜欢足球,他和加拿大的斯蒂夫最说得来,原因就是两人都爱踢足球。平时有空,他们邀上农研所旁边一所学校的黑人师生,痛痛快快踢上一场球,那才叫舒畅。
圭亚那风情
圭亚那远没有想象中的“加勒比海岸风情”,有的是早季高温、雨季高湿。要适应邻近赤道的热带生活,对一直有着四季分明概念的人谈何容易。
初到圭亚那,沈颖和志愿者们接受的理念的是“先生活、后工作”。一个有趣的现象最能说明问题,到了圭亚那,能喝酒的人几乎无一例外发现,自己的酒量只有原先的一半。
紫外线强,出门就得撑伞、戴墨镜,就是这样,沈颖还是先后全身蜕了两次皮,那些拍下的皮肤白一块、黑一块的照片已存放进电脑中,沈颖说太难看,一般不肯示人。
志愿者居住的地方在乔治敦已算不错,但沈颖他们戏称是“生态屋”———不仅蚊子、蟑螂随时随地可见,更叫人难以置信的是,大伙围坐在一起吃饭时,不时有怪模怪样的青蛙蹦跳到餐桌上。手一碰,竟冰凉冰凉,叫人顿时食欲大减。
有次深夜3点多,沈颖解手后见到一碗口大般黑乎乎的东西在爬行,8个爪子张着,他猛地一惊,知道碰上当地俗称“黑寡妇”的黑蜘蛛了。他忙拿来杀虫剂猛喷,喷得蜘蛛晕了过去,被惊醒的另外几个人过来帮忙一阵猛踩,踩成一个扁形。要知道,如果被这种毒性极强的黑蜘蛛粘上,不能及时治疗,会有致命危险。
沈颖到圭亚那最初一段时间,都是用手机向家中报个平安,通话一分钟要50元人民币。后来几人租用了当地网络,通过网络电话,费用省下不少,但上网速度太慢,用了几个月,只能作罢。“好在还没谈女朋友,否则那就太惨了。”沈颖说这也算是一种人生安排。
圭亚那长期沦为西方国家殖民地,1966年独立后经济发展缓慢,国家惟一的制造业是家酒厂,其他生活用品靠进口,物价之高可想而知。当地种植的蔬菜口味也差,3棵青菜200圭元,相当于8元人民币。
让沈颖和中国志愿者自豪的是,中圭建交后,中国先后援助圭方建起了大型蔬菜农场、水电站、制糖厂和国际会议中心,并长期派遣赴圭医疗队。圭亚那是移民国家,以印度和非洲人为主,华人只占0.3%,但“5.12”汶川地震后,当地华人、华侨向国内同胞慷慨解囊,赢起轰动。沈颖他们在向大使馆捐款和与国内同时悼念遇难者的同时,在异国他乡更感到了祖国的崇高和尊严。
“不出去不知道,出去后知道我们中国人民的勤劳和勤奋多么令人骄傲。一年援外时间很短,但开阔了眼界,挑战了人生,足以对我一生产生很大影响。”沈颖笑着这样说,又投入了新的工作。
金坛侨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