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侨联概况 侨界时事 侨联动态 参政议政 创新创业 海外平台 今天是:
· 转发中国侨联《关于做好维护侨益相关数据统· 转发关于开展省侨联侨情信息员专题辅导暨侨· 转发关于组织做好第十届“中国侨界贡献奖”  
  您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 内容
同 事 情
发布日期:2008-03-04  来源:侨联  浏览次数: 字号:〖

同 事 情

---为帮助归侨冯老师募捐纪实

题记:他们虽然退居二线,并且大多年届古稀,但他们对同事、对社会的那份深情、良知和责任,久经历练,却依然保持完好,一如他们年富力强之时。

一、事情缘起

爱国华侨冯祺伟老师,年富力强,精力充沛之时响应毛泽东“同志加兄弟”的号召,孑然一身回到祖国,受江苏省组织部门的委派来到常州柴油机厂,为培训学习柴油机技术的越南侨民担任翻译重任。冯老师的出色翻译为增进中越友谊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冯老师又被常州机械职工大学选中。他二话没说,就勤勤恳恳地挑起了教书育人的重任,在英语教学战线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了二十多年,直到退休为止。

然而,一生无私、但求奉献的他——冯老师!现在老了,病了,更是穷了。为了看病已经花去将近30万元,仅仅依靠他一家的绵薄之力,去应对那昂贵的医疗费的确是“杯水车薪”!!

看着躺在病榻上的、只能依靠鼻饲管进食,口齿不清神志尚清的冯祺伟老师,前往医院探视的老同事无不潸然泪下。揪心的痛不亚于他的亲人。为此,孙全兴、石坚峰、杜惠玲、赵梅生等发起募捐活动,真诚呼吁原机械职工大学的老同事,呼吁每一个关心冯老师的人,伸出友爱的双手,献出一份关爱,贡献一份心力!此次募捐活动旨在向冯祺伟老师传递一个信息,这个社会还有那么多人默默地关心着他,使他的心灵在同事们的关爱中获得慰藉。

本次募捐活动历时三个月,共收取善款数额10000元,事件本身虽小,但却引发了记者的兴趣。2008年2月21日,记者对相关的募捐发起人进行了采访,但募捐发起者一致认为,媒体的宣传及镜头焦点应该更多地关注和对准背后这个默默无闻的捐款群体。

二、募捐纪实

07年11月19日

第一笔募捐是由光电学院的张二洪书记(原机械职大书记)开始,当我接受着这薄薄的一张百元钱款,掂量着是深情厚谊的“同事情”虔诚的我深深地鞠一躬说:“代表冯老师及家人谢谢了”。书记边作遮拦之势边说:“你小孙是在做善事、热心事,我们应该支持”。

11月20日

傍晚,在图书馆综合书库借还书现场。“我爱人也是下岗在家”,电气学院的庄志宏老师一边借书一边说道,当我接着庄老师递过来的一百元钱不由得迟疑了一下,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楚,对自己冒冒失失向庄老师张口募捐的事追悔莫及。“这样,退50元吧!” “别、别……”庄老师硬生生的又将一百元钱塞到我手里。庄老师平素寡言少语,看着他急匆匆赶着去上课的背影,我感受到了一种真诚和朴实的情感。多么不容易啊!把自家的困难深深的埋在心底,对冯老师伸爱手毫不迟疑,谢谢您——庄老师。

11月21日

和冯老师同庚的余光钊老师,一直从事部队军事保密工程工作,专攻飞机设计,做事向来雷厉风行、颇有军人风度。听到我此行的目的,这个性格刚烈的军人不知不觉中热泪盈眶了。余光钊老师的妻子王琴华,虽然不是冯老师的同事,但早就从侧面打听到冯老师68岁还奔走于外面到处上课的事情本身所感染,立即拿出一百元要求我转交冯老师,“好!你出的是家庭中的正常开支,我私房钱中再拿出一百”,余老师稍稍平静了一下说。

11月22日

在建东学院发挥余热的郭贯之(原应用技术学院系主任退休)和闫曼丽(原政法学院退休)两位老师,没等我述说完冯老师的病况,就明白了我的来意。受聘于该校教务处副处长的郭老师,眼眶湿润了,久久重复着:“应该的应该的……,不仅我出一份,我代表我夫人也出一分。”闫曼丽老师也是二话没说,当场表态第二天和其政法学院供职的丈夫章修明老师一道前来捐款。多么好的同事啊!受到两位退休老同事的感染,我的心灵深处颇受触动。

11月23日

人处世一直很低调,平时默默做事从不声张,做好事不肯留名的沈法仁老师,“文革”前就被破格提拔为工程师,在他们那一辈人中可谓凤毛麟角。搞机械设计和工艺装备本是沈老师的专长,他的身影经常在生产第一线现场看到。闲不住的他年近80岁,还被聘请在相关工程方面忙碌着,“我出1000 元,不许留名,不签字”,古稀之年的沈老师思维相当敏捷,行动干净利索。话音刚落,手已伸向口袋。我快步上前连忙按住说:“别!千万别、别……你老年事已高,各方面用得着钱的开销多,眼下跟了下岗的小女共同生活也不容易,按标准每人100元。”推推搡搡半天,沈老师最终抓过交款登记表填上300元。默默的离开沈老师家老远,回头一望,沈老师已和小不点的外甥女在嬉戏耍闹。不由感慨万千:“这个老顽童,名利地位看得极淡,倒也深得养生之道。”

1126

早已过古稀之年的李云林老师,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作为老领导的他还时常关爱着自己的老部下,经常去医院探望冯老师。天生乐观、平易近人的老李,家中也有为难事,小女重病早已丧失劳动能力,不仅仅要依靠人抚养,还得全职护理,就在这种境况下,李云林老师还总是惦念着他人,不仅捐物还捐款。

1128

很遗憾,在我撰写此文时刻,可亲可敬的吴熙昌老师在1128日向冯老师捐献爱心之后两个多月,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吴老师人虽逝去,但他的为人处世、他的爱心、他为冯老师捐献的最后一笔钱款,却永远留在了我们心中。吴老师一路走好!

1129

家住西新桥二村的陆可梁老师,正在帮助小孙子完成小小滑梯和荡秋千的加工。我开门见山说明来意,陆老师对我向冯老师捐献爱心的倡议深表赞许。但转而又说,“有热心人出来组织捐助当然很好,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冯老师有着‘归侨’的特殊身份,对常州有特别的贡献,得呼吁社会各界,从根本上帮帮他。”说着,陆老师就拿出二百元。

1218

我所供职的图书馆馆长钱明霞老师,不知怎么知道了募捐的事情。拉住我使劲往我手里塞了一百元,并且真诚地说:“我虽不认识冯老师,但听说过冯老师,你们不能将我排除在同事之外”。

1223

天气晴朗,阳光明媚。与石老师一起坐公交车前往数学老师宋建川在荆川里小区的家,快人快语的宋老师述说着昔日与冯老师的交往,慨叹着事业有成的冯老师凄凉的晚景,毫不迟疑慷慨相助。

1224

救死扶伤,造福于民,向来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坚持为他人身体健康而忙碌一生的退休校医陈凤娟,不幸的是自己患上了肺癌。躺在肿瘤医院病榻上的她,虽然双手拿东西都有些困难,得知冯老师的近况后,执着地将手伸向自己的钱袋。我紧紧的握着她那骨瘦如柴的双手,她那双原本白皙的双手不知曾经帮助过多少人,现在身卧病榻却依然履行着做人的职责。陈医生紧握我的双手依依告辞时,再三向我嘱咐:“去跟冯老师的儿子说,新的一年到来,医保又有新规定,可报销多少、多少……代向冯老师问候吧,我不能去看他了。”“你自己身体这样,还时刻牵挂着别人。” 我回答着,泪水不禁夺眶而出。

1225

前往中凉新村张玉雄老师的家,发生了“保姆”捐款的感人事例,已附有专稿。

1225

耄耋之年的严丕老师,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离休干部,是本次募捐活动中年龄最高的长者,下午4点30分左右,健硕的老人亲自将善款送到常工院图书馆我这个捐献发起者手里。那种感动是不能用语言来描述的,衷心祝愿冯老师早日康复,以健康的身体来回报关心你的人吧!

1225

由于血压高,连走路都头晕,常年不出门现定居上海的瞿钰贞老师,虽不常走动,但心中对老同事的牵挂依然如旧。“老冯当初那英语教学水平,响当当,呱呱叫。不仅课上得好,人缘也特好,同事间切磋业务找老冯,配合默契,其乐融融;有问题找老冯,耐心细致,迎刃而解。我们在上海为他祝福。”暂时还不能来常的瞿老师,从其他退休同事口中无意打听到为冯老师募捐的事情,特地打电话过来,委托募捐发起人先代为垫付,等机会来常州时一并还上。

1226

年长一些、被大家称为老大哥的离休老干部赵志远老师,一直生病住院不能行动,病床前嘱咐女儿亲自前往送捐款,还专门打来电话,再三叮嘱只是聊表寸心,钱少钱多不是最重要,关键是要好好养好病,并要募捐发起人一定代为转告他对冯老师的真诚的祝福。

0815

已多年不见,在兰陵公寓居住的力学老师马希康,一直担任着常州力学学会的负责人。岁月侵蚀下,冯老师显然身体大不如前,看着他步履蹒跚的样子,我心里莫名的难受。虽然来意早几日在电话里就已说明,但此时此刻的我早已打消了涉及募捐话题的念头。主客寒暄,共同追忆着过去在一起共同相处的岁月,没想到马老师突然走进自家卧室,拿出三张百元纸币,一面坚持让我收下,一面说:“拿着吧,我和冯老师多一层关系,做过邻居的。”我一时语塞,考虑到马老师的状况,我自作主张,坚持只收下了其中的200元。

18

募捐活动在悄悄地进行着。原先由于地址不详无法联系的陈玉如老师,突然委托医务所的沈小明医生送来了捐款,至今也没有机会向她说声“谢谢”,陈玉如就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113

退休前长期担任总务科长的姚福生老师,还是和当年一样,好似募捐活动还是后勤总务的范围,一直在关心着始终,刚买了新房、经济上有些拮据的他,一直愧疚地说:“小气了,捐少了……”

114

出身贫寒来自沛县农村,靠助学金免费读完大学,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高材生韩沛苇老师,年事已高,出门不便,电话那头一直说着:“你们得来,你们一定得来,冯老师与我同时代过来之人,在一起同事多年,现在他有难,我一定得帮呀!”说着说着,就哽咽了。调整了心情,韩老师又接着说下去:“我现在日子好了,孩子也不用我操心了,当年我是国家和人民培养才读完大学的,受于滴水,现在当以涌泉相报,回报社会一直是我的心愿。”

120

连续去跑了四次北环新村沈苏旻老师家,结果都扑了空,阴差阳错好似捉迷藏,去了不在家,在家等又没到。等到春节离退休人员的团拜会到来,沈老师得知了围绕着冯老师发生的这一系列感人事情,慨然解囊,委托募捐发起人之一石坚峰老师把钱转送到冯老师手里。

2月22日

募捐活动在开始、进行的过程中,募捐活动遇到困难时,募捐活动接近尾声时,常工院人事处的离退休办公室坚持始终,贯穿其中,积极提供离退休人员的最新的信息、家庭住址,以及募捐款交接仪式所用的特大信封。为了将募捐款凑成一个整数,俞萍主任,张利群老师毫不犹豫地马上从抽屉里拿出400元的差额补上,还要求不要在募捐清单上署名。这一幕幕感人事迹,就发生在我身边,真实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这次募捐活动捐献数额最多的(捐献3000元)是原机械职大副校长赵梅生。他和冯老师俩既是同事,又是侨联的成员,赵老师还是台谊协会的负责人。按赵会长的话说:“我俩不仅是工作上的同事,还是侨联、台胞家属安抚工作上配合默契的最佳搭档。”每年一次组织的侨、台胞外出旅游,冯老师都任劳任怨地为大家承担后勤服务工作,没有架子、没有怨言,每次都充当了后勤部长的角色,还常常幽默地自诩:“怎么样!这个部长非我莫属,只要大家玩得开心,我就是个称职的部长。”这些老华侨们称职的工作,对促进侨务、台谊发展密不可分,对促进外资引进,特别是来常州投资做出巨大贡献。

数额仅次于赵梅生老师捐款数额(捐献1500元)的石坚峰老师,也是这次活动的发起人、策划人、组织者之一。石老师南大外语系毕业,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贡献给了外语教学事业,现在是桃李满天下。石老师的老伴李伦夫人,对石老师发起这场募捐活动的本身,从思想上到行动上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关心。为了保证自己的丈夫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为这次募捐活动建言献策,这位深明大义的退休女性承担了全部的家务劳动。

老书记杜惠玲老师,捐款数额位居第三,一直惦念着冯老师的病况,关心着募捐活动的进展,积极想方设法在退休教师中奔走呼吁。

三、后记

2008年2月某22日,本次募捐活动发起人清点了捐来的全部善款,决定本次募捐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令人感慨的是,背后这么多退休老同事纯朴、真诚的同事情谊的延续和发扬,他们默默无闻垒起爱心善举的基石,他们面对同事的困难积极援之以手,力所能及地奉献自己的心力,共同奏起关爱音符的旋律,丰富着和谐社会的内涵。

原想获得清风一缕,没想到收获春光无限。

常工院 图书馆

撰稿人: 孙全兴

 
主办单位:常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B3号楼   邮编:213003   邮箱:czsqlbgs@126.com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5683830   传真:0519-85683830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27  苏ICP备0500361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