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名城常州“遇见”活力香港 共赴美丽的双城之约 |
发布日期:2015-12-16 |
从12月14号开始,大型人文类节目《双城记》已经带您来到璀璨的东方之珠:香港,认识了许多在香港工作生活的常州人。他们在香港有着各自的精彩故事,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本期,我们关注常州和香港两座城市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带您认识几位致力于常港交流合作的女性。她们有的在文坛占有一席之地,有的在教育界大展身手。香港是亚洲流行文化发源地之一,以电影、流行歌曲为代表的娱乐产业发达。同时,还诞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家,像金庸、李碧华、亦舒、黄沾、倪匡等,形成了独特的香港文学现象。在定居香港的常州籍作家周洁茹看来,两座城市的文化气质迥然不同,却又相融相通。定居香港的常州籍作家周洁茹说常州和香港都是很精致很友好的城市,“都是对传统传承得很好的地方,跟我有一种精神契合的地方。”和周洁茹相见甚欢的,是曾经在常州电视台工作的钱宁。目前她从事的工作,也和推进常港两地的交流密切相关。两人是常州市第五中学的校友,这天又在香港重逢了。周洁茹,常州人,七零后女作家代表。24岁之前一直在常州学习、生活和工作。出版过《中国娃娃》《小妖的网》等小说。2000年离开常州,旅居美国,现在又定居香港。这片开阔的海滩紧邻周洁茹在香港的家,层层的海浪、停泊的渔船,这里的宁静似乎与快节奏的香港分属两个世界。自称很宅的周洁茹,喜欢来这里走走逛逛,寻找创作的灵感。阔别家乡十五年,最近还出版了新书:散文集《请把我留在这时光里》。事实上,自从定居香港后,周洁茹陆续写了一批“香港故事”,如小说《到香港去》《旺角》《新界》《尖东以东》等。特别是《到香港去》,写内地妇女张英为了给孩子买安全的奶粉跟团赴港,呈现了一个陌生的、游客视角下的香港。阔别文坛多年,周洁茹在香港又找回了写作的源泉,接下来,她计划写一篇有关青果巷的长篇小说,把家乡的故事带到香港。花开院外,福泽桑梓。和周洁茹一样,常港两地的交流,随着人而走动,随着情而加深。常州和香港在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事业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常州的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田家炳实验中学等,都得到了在香港的爱国实业家后人的大力支持。实业家刘国钧、查济民的后代还在常州帮助建设了运河桑麻工业文化园。华人首富李嘉诚最为倚重的大将之一,长江实业集团执行董事、香港常州商会会长赵国雄祖籍武进横林镇,2012年,赵国雄夫妇以家族的名义出资675万元港币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在横林中学捐建“宝宸楼”,成立“赵国雄教育光彩基金”。今年是中国近代中医教育先驱、孟河医派著名传人丁甘仁先生诞辰150周年。10月25日,在香港等地的丁甘仁先生后裔、孟河医派后学,也特意赶回家乡,参加丁甘仁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活动。其中,丁甘仁先生的曾孙女丁毓珠,就用她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会长的身份,在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双城记》栏目组在香港期间,专程拜访了丁毓珠女士。丁毓珠的父亲丁济万也是一位名医,5岁时,丁毓珠跟随父母来到香港。其实,丁毓珠并不是在常州出生的,而是在上海,但是对于常州,仍然有一种情结,“我去了很多次,现在真是越来越美了。”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土地被用到了极致。很难想像,协进会的办公楼,就建在闹市中的这座高架桥下。办公楼里,一个面向香港女性开放的免费创业培训课程正在进行。这天,是常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长张跃到访香港妇协的日子。丁毓珠为了迎接家乡人的到来,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张跃部长带来了一个极富常州特色的礼物:金坛剪纸丁毓珠肖像,而丁毓珠则回赠了一座香港妇协办公楼的水晶摆件。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成立于一九九三年,是一个不牟利及非政治团体。主旨为团结各界妇女, 关注香港事务, 争取和维护妇女合法权益。香港妇协不仅在香港设有三个雇员再培训中心, 提供多项课程,还关注内地的教育事业,捐建了二十三所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除了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会长,丁毓珠还有另一个身份:香港维多利亚教育集团创始人。1965年,丁毓珠在维多利亚公园旁创办了一间不起眼的幼儿园——“维多利亚幼稚园”。几十年后,已经发展成一条龙式私立中小学的香港名牌私立学校教育集团,还先后在上海、深圳、杭州、苏州开办了分校。从2岁到18岁,小学、中学、大学预科都可以在“维多利亚”完成。不少名人的子女都曾在“维多利亚”旗下学校读书,包括李嘉诚的长孙女、成龙的儿子成祖名和钟镇涛的一对儿女等。让孩子喜欢上学,快乐学习是丁毓珠的教育理念。和内地相比,香港的基础教育也的确相对宽松。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内地教育的科学性、系统化,也让香港教育界心向往之。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地教育机构推出了名师交流活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陈小红老师,就曾于08年到香港嘉智中学和香港劳工子弟中学,交流任教了一年时间。一年的香港生活也给陈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香港生活的节奏快一点,港的人还是蛮热情的。” 教育是香港公共开支中最大的项目之一,预算开支约占公共开支总额的五分之一。尽管如此,在香港,大学教育还算是精英教育,并不普及,大多数人中学毕业就开始工作,甚至可以直接考取警察等职位。乐于交流才能增进了解,在人与人的往来交流中,常州、香港两座城市早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不管是香港新移民,还是常州名人后代,这两座城市在她们心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特别是对千里之外的家乡常州,思乡情怀永远无法割舍:周洁茹说:“我是正宗常州人,离开常州多少年了,但是一直蛮想念常州的,希望常州一切都好。” 丁毓珠说:“我亲爱的乡亲,我觉得我们真的很幸福,常州市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了,人民生活也很富有了,什么都有了,希望我们把我们的孩子好好地教好他,因为孩子是将来的栋梁,他们好,我们的国家就会好。” 在丁毓珠和周洁茹的身上,既有常州人的温婉作派,也有香港人的独立个性。对她们来说,常州、香港两座城市密不可分。而两座城市之间文化教育的交流,更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架起了一座相互理解、增信释疑的桥梁。接下来一期,《双城记》将把镜头对准两个“港漂”的常州年轻人,看他们如何自信、勇敢,又脚踏实地的,在香港金融界闯出一片天。 |
主办单位:常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3B3号楼
电话:0519-85683830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